(相关资料图)
□司红
假期回家收拾书柜,琳琅满目的书籍中,有一个小小的册子映入我眼帘。泛旧的红色封皮,朴实无华的设计,上面写着《中国地图册》。我随意翻开,看见熟悉的字迹和标注,刹那间,它们将我的思绪拉回到过往的记忆中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父亲是常年奔走于外地的货车司机。每当他回到家,母亲会准备好美食慰藉这一路劳累,然后着手收拾父亲从旅途中捎回来的礼物和行囊。在诸多物品中,我对他的地图册怀有极大兴趣。
颜色不一的色块、纵横交错的线条、不计其数的地点,如同奇妙的世界等待我前去探索。当时我年纪小,对地理和距离都毫无概念。父亲见我爱不释手,便拿过来给我讲解如何看懂地图,以及路途中发生的趣事。
那时候,对于出门在外的人而言,地图册必不可少。上面详尽的路线图,能够帮助父亲在陌生的地方,找到自己要走的那一条,更近一些地靠近目的地。等到他回家,原本的册子上便会被圈出一个地方,那是他上段旅途抵达的终点。
一本《中国地图册》,伴随着父亲走遍祖国疆域的很多地方,辽阔浩瀚的海边、神秘荒凉的戈壁滩。慢慢地,它被岁月氏镀上回忆色泽,封面有些褪色,边角也发皱,但记录着过往年岁父亲的足迹,因此显得弥足珍贵。那些年在路途中奔波的辛苦,换来平稳安定的生活。如今,每每翻开地图册,当时的回忆便涌上心头。
父亲看地图册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,长大后去其他城市旅行,下了火车,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车站附近的摊位上买一份城市地图。虽然没有地图册厚重和详细,然而上面也清楚地标注着当地的交通线路、风景名胜和地理环境。有这样薄薄的一张纸在手,我便可以按图索骥,不会迷路。结束旅行后,那张地图便被我折叠整齐放入箱子,不管何时翻开,旅行的场景似乎都历历在目。
近几年,人们逐渐习惯用手机查询方向,翻开地图苦苦寻找目的地的情景消失无踪。父亲再出门,已经可以熟练使用车载导航,他也不会随身携带地图册这位老朋友了。因为随着卫星和导航系统的飞速发展,国家综合交通网状的全面覆盖,出行四通八达,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为便利快捷。
地图册像隐退功名的老友,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。它让我知道外面丰富广袤的世界,融洽父女之间聚少离多的亲情,因此不管过去多久,小小的地图册依旧会长留心间,让我触摸到旧时光的温暖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南极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